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,佛经经典名句100句

佛教常被认为体现较高境界的一句话 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 。

”这句话出自《金刚经》,意思是世间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事物,都如同梦幻、泡影、露水、闪电一样,虚幻不实、短暂易逝,应该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,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世俗的表象,放下贪嗔痴,体悟事物的本质是空性,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。

佛经经典名句 100 句 心似白云常自在,意如流水任东西。
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
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
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

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

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。

笑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

悠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

注定让一生改变的,只在百年后,那一朵花开的时间。

大悲无泪,大悟无言,大笑无声。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

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
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,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。

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

一念愚即般若绝,一念智即般若生。

不宽恕众生,不原谅众生,是苦了你自己。

一切皆为虚幻。

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;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

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

随心、随缘、随性。

前世五百次的回眸,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。

缘来则去,缘聚则散,缘起则生,缘落则灭。

一切法无我,得成于忍。

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

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世间万物皆是化相。

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;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

修行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,不是做给别人看的。

狂妄的人有救,自卑的人没有救。

活着一天,就是有福气,就该珍惜。

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,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。

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,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,你懂吗?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,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,这是永恒的至理。

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,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。

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,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,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,忘记了别人的大恩。

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,因此你用不着抛弃,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。

万物皆为我所用,但非我所属。

能为别人设想的人,永远不寂寞。

说话不要有攻击性,不要有杀伤力,不夸已能,不扬人恶,自然能化敌为友。

事实上,根本没有正真的能降伏你的外道,除非你自己的心。

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。

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,那样子你会很痛苦。

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,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。

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,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。

只要自觉心安,东西南北都好。

如有一人未度,切莫自己逃了。

内心充满忌妒,心中不坦白,言语不正的人,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。

多讲点笑话,以幽默的态度处事,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。

是非天天有,不听自然无,是非天天有,不传自然无。

人为善,福虽未至,祸已远离;人为恶,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。

不洗澡的人,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。

名声与尊贵,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。

有德自然香。

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,你不如去接受它,这个叫做认命。

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,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,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。

原谅别人,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,以便回旋。

时间总会过去的,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! 你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。

在顺境中修行,永远不能成佛。

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,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? 福报不够的人,就会常常听到是非;福报够的人,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。

修行要有耐性,要能甘于淡泊,乐于寂寞。

别人讲我们不好,不用生气、难过。

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,这不好中有好,好中有坏,就看你会不会用?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,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「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,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,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。

」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,那就是一种福气了。

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,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,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,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。

是非和得失,要到最后的结果,才能评定。

你不必和因果争吵,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。

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,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。

你有你的生命观,我有我的生命观,我不干涉你。

只要我能,我就感化你,如果不能,那我就认命。

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,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,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。

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,我们在追求什么?我们活着为了什么?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,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,通常都会有错误的。

要了解一个人,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,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。

人生的真理,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。

不懂得自爱的人,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。

与其期待外在世界的改善,不如先改善自己。

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,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,如果你肯放手,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。

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,不肯放下,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。

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某种欲望放到一边,并且能够承受住由此而来的痛苦,那么你将会得到另外一种快乐。

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。

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。

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。

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。

能说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。

学问深时意气平,心定则万物莫能挠。

真正的布施,是把烦恼、忧虑、分别、执着通通放下。

学佛第一个观念,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。

你看众生的过错,你永远污染你自己,你根本不可能修行。

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。

智者知幻即离,愚者以幻为真。

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

不见一物名为见道,不行一物名为行道。

若不修内行,唯只外求,希望获福,无有是处。

息心即是息灾。

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。

愚人除境不除心,智者除心不除境。

禅心似月静无波,世事浮云任去留。

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。

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

一切法皆是心法,一切名皆是心名,万法皆由心起,离心无诸法。

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。

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

心净则国土净,心安则众生安,心平则天下平。

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

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

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

归元性无二,方便有多门。

随顺因缘,无有恐惧。

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若人知心行,普造诸世间。

是人则见佛,了佛真实性。

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。

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

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

三世诸佛,皆以心性为宗。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。

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 。

 

1/3    1 2 3